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南宁市人社局利用“智慧人社”系统“数据聚通用”优势,快速反应,落实政策措施在全国、全区实现多个“率先”,由“人找政策”“企业找补贴”转变为“政策找人”“补贴找企业”,可实现网上办事项目达到222项,企业和个人“不跑腿”“不见面”就能轻松享受人社“暖心”服务。
一、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
(一)全力服务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紧急招工
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南宁人社网站、微信公众号、各级人力资源市场网等各类线上服务平台,广泛宣传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紧急招工需求,以高效率服务企业复产扩产。截至2月25日,南宁人社微信号共为11家防护用品、消杀用品生产企业的紧急用工发布招聘岗位需求454个。
南宁部分县和开发区人社部门专门出台入职补贴政策,服务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紧急招工。如经上林县推荐的上林县户籍劳动者入职当地防疫应急物资重点生产企业就业的,属于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给予500元/月的求职补贴;属于其他非贫困劳动力的,给予300元/月的求职补贴。
(二)全速落实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按照“特事特办、容缺后补”原则,运用“智慧人社”系统主动提取和校核企业人员、账号等信息,迅速抓好新政策的落地。2月13日,在全区率先兑现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为5家企业发放25.4万元。
(三)全程提供有温度的就业服务
一是公布复工信息。充分发挥南宁人社微信公众号的平台优势,发布企业、工程项目开复工信息以及关联的信息70多条。
二是安抚疏导劳动者。通过网站、公众号、海报等形式转发《致广西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等。同时组织各县人社部门通过手机短信形式,向农民工宣传抗疫和返岗返工安全事项,上林县人社部门还以当地喜闻乐见的山歌形式录制了《平安就业路》视频,向农民工宣传疫情防控要点和稳就业的各项政策。
三是落实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因受疫情影响暂时难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创办的市场主体,符合一次性创业补贴发放条件的,企业按10000元/户标准发放,个体工商户按3000元/户标准发放并及时宣传、引导有关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季度申报。
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组织各县区对因受疫情影响,近期无法到湖北、广东等疫情严重地区务工的劳动力在本地安排扶贫公益性岗位,按标准兑现岗位补贴。
五是排查创业担保贷款可适当展期人员。书面通知各经办银行和县、区(开发区),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可适当展期,优先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和企业政策。截至2月25日,市本级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笔407万元。
六是落实支持创业载体减免费用政策。与各创业孵化基地积极联系,尽快上报场地水电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申请。截至目前,已为269家企业发放场地水电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约192万元。
(四)全国率先落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中小微企业,返还上年度企业及职工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并放宽稳岗返还政策裁员率标准。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中小微企业,一般稳岗返还标准提高至60%。2月7日,南宁市通过“智慧人社”系统在全国率先落地疫情期间援企稳岗返还政策,并优先发放防疫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截至2月25日,已核发11914家企业稳岗返还资金8990万元。
(五)全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要求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不得发布拒绝招录疫情严重地区劳动者的招聘信息。各类用人单位不得以来自疫情严重地区为由拒绝招用相关人员。对因疫情导致劳动者暂不能返岗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或退回劳务派遣用工。此外,自1月31日起至今,南宁市人社局电话回复疫情期间劳动关系问题408人次,同时指导人社服务12333咨询热线为企业、网友解答疫情期间政策及常见问题。
二、千方百计推广优化线上服务
(一)暂停线下活动,改进活动组织形式
一是全面开放线上用工平台。通过各类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全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招聘平台,倾力服务求职者和企业求职招聘。广泛开展“线上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先后举办23场“线上春风行动”,发布企业招聘岗位5.57万多个;还举办了“就业扶贫车间”线上招聘会、“春季网络招聘会”等;主动推送岗位,为返乡农民工推送岗位信息6.73万次。
二是全力组织线上培训活动。在全区率先开通“宅家学技能”平台,向广大劳动者免费提供烹饪、汽修、美容美发等50多门在线课程,平台已于2月16日上线。鼓励培训机构、劳动者通过“智慧人社”----职业培训模块,线上申领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线上办、自助办,实现服务“有序化”
一是做好就业服务线上引导。加大对线上办理宣传,尽可能线上办、自助办。如有特殊情况的,可通过特事特办或邮寄方式办理。如档案转出办理申请采用邮寄方式办理、见习基地申报补贴可线上申报、线下邮寄。疫情期间,发布毕业生能报到、人事档案线上办理流程业务10项,见习补贴申报邮寄办理3项,延期开展人才业务3项。同时提供电话、微信、QQ等多种途径线上咨询服务,保持就业咨询服务畅通。
二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暂停线下招聘会,全部转为线上招聘服务,根据企业招聘需求,提供远程视频面试服务。引导线上招聘服务,发布线上求职、招聘办理流程。截至2月16日,组织招聘单位394家,提供岗位5712个。开展收集招聘大学生岗位企业工作,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为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推送就业岗位 。
(三)梳理完善线上服务流程,确保服务不断档不打折
实现公共就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等222项人社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并组织各业务部门先行体验网上、掌上办事流程,向办事群众和企业做好教程告知,全力完善服务体验,确保服务“不断线”、效果“不打折”、咨询“不推诿”。
三、社会保险经办推行“不见面”服务
(一)暂停所有对外服务窗口线下服务。发布通告对市社保局本部受理大厅及7个管理部从2月3日起暂停对外服务,针对特殊业务实施预约办理,从2月26日起有序恢复对外服务。
(二)大力倡导线上办理业务。1月30日通过南宁市人社微信公众号、南宁市人社局网站发布倡议书,提倡网上办理。同时,公布具体事项的线上办理地址。
(三)部分社保业务可邮寄办理。2月1日,对外发布通知,告知参保单位、群众相关业务调整情况。部分业务可通过与业务科室电话联系确认后,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材料办理。
(四)解答重点业务政策及引导网上办理。每日由专人集中管理企业QQ交流群,全天候在线回答单位问题,及时对接各个业务科室为单位进行解答,通过群反馈,收集单位办事难点堵点,总结并对接各个业务科室解决,及时进行政策宣传解释及操作指导。每日由专人跟踪网上业务办理平台运行情况及进行业务审核,及时对接社保卡办公室及数字认证公司,确保网上平台运行稳定。对单位或个人反馈的问题,建立问题跟踪机制,确保问题有记录,有解决,有回复。
没有了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