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专区 无障碍浏览 注册 登录 更换背景 更换背景 更换背景

梧州市织密用工服务“保障网”助企“加力开新局”

  • 发布时间:2021-03-18 09:25:00
  • 来源:梧州市人社局
【 字号大小:  】

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的背景下,随着梧州市“产业兴市”和全面“东融”战略的纵深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加快落地,企业用工需求进一步释放,据初步预计,今年梧州市企业用工缺口近2万人,较2020年同期用工缺口数增加一倍。该市通过及早谋划、创新招聘方式,强化职业引导和就业培训,织密“就业在当地”用工服务“保障网”,为全市企业发展“蓄力赋能”,助力打好一季度保就业保民生硬仗。目前梧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0多家、7万多名职工返岗复工,复工率达100%以上。

一、及早精准谋划,做优服务稳就业

2021年春节前开展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专项调查,在精准摸排的基础上,将企业“用工需求”和“福利待遇”汇编造册。在梧州南站开展持续一个月的春风行动·职在梧州”专题活动,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梧就地就近就业。在全区率先出台并实施“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围绕释放新春稳岗留工和降低“两项”费率政策“红利”、落实稳岗留工“硬核”措施、强化就业培训“技能包”等3方面下功夫“留人”,获人社部和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肯定。今年以来,梧州市开展“迎春送暖、稳岗留工”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0多场次,542家次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72万个次;减收失业、工伤“两项”保险费累计1094万元,预计全年减收1.3亿元,惠及用人单位9352家;春节期间,全市47家规上工业企业、 7512名职工加班生产,24家重点企业面向3240多名职工开展稳岗留工培训。

二、创新招聘方式,惠民利企解难题

通过强化“‘双线服务’+用工余缺调剂+园区‘直通车’”、主动开展“跨市招聘”等措施,推动内稳就地就近就业“基本盘”、外扩跨市就业“资源库”。一方面,提高“线上线下招聘+直播带岗”产业行业和园区特色专场春风行动等线下招聘活动的举办频次,将梧州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招聘会从每周3场次增加至每周5场次,依托“梧州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多种线上载体,今年来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推送招工信息达1.66万条次。建立健全重点企业24小时用工调度保障机制,指导和规范用工富余企业与阶段性缺工企业开展用工余缺调剂,增设园区企业用工“直通车”,今年以来先后协助梧州市76家重点企业成功招工814人。持续开展“观摩招聘”,仅2月25日就组织3个乡镇共320名有意愿就近务工的村民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参观和面对面了解情况。另一方面,组织节后用工需求大的重点企业到河池、贺州等区内城市开展招聘活动,吸引市外务工者到梧就业创业。今年以来已协助市本级182家企业招工1777人。其中,2月25日至3月6日期间,梧州市22家缺工企业在市外接洽3500多人次。

三、突出引培并重,深挖潜力增效果

探索金牌就业管家服务机制,推行“企业第一时间提出用工需求、‘就业管家’第一时间响应、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发布需求信息、群众第一时间获得用工信息、供需双方第一时间达成用工协议”的“五个第一时间”工作法,并利用“扫码找工”建立求职信息库,实现一对一精准对接。目前140名求职者通过梧州市人力资源市场线上求职简历二维码与企业线上一对一对接洽谈招工事宜。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服务基地机制。人社+产业园区+村级党组织”三级联动,面向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城乡劳动者持续提供“订单式”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如,今年春节期间先后成立高新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人力资源保障服务基地,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岗前培训、能力提升、推荐就业等“定单式”就业服务。同时,动员市内各培训机构积极收集针对求职者的技能培训项目“菜单”,为企业提供“菜单式”培训和跟进式服务,推行“线上培训不停歇”,通过相关线上培训平台机构实施“人脸识别监控、培训课程安排、阶段性测验、结业理论考核”培训并核发电子《培训合格证》。今年以来,梧州市累计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培训6110多人次,补贴金额达545.31万元,先后有1052人在平安知鸟线上平台培训并取得电子合格证书。

供稿:梧州市人社局  卢军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