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积极创新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
2014年一季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布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一组数字:截至2014年3月底,广西全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1692.74万人,有510.69万名60周岁以上的城乡老年人按月领取了养老金,历年累计基金结余达62亿元。
这一组数据意义不凡。在全国各地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时期,广西在推进新农保和城居保工作中取得的良好经验,具有积极的力量。
民生工作无“暂时”
早在2012年,广西比中央部署提前半年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的全覆盖。
“在新农保和城居保试点中,很多措施是临时性、暂时性的。要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就必须着眼长远,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广西人社厅厅长蒋明红说。
2014年,广西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重要内容,将其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年度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同时,此项工作被列入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中,并在各个层面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配合抓”的工作落实机制。
宏观层面的长效机制,为广西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西人社厅副厅长雷震认为,民生领域的很多工作都没有经验可借鉴,试点的意义在于发现问题所在、提出解决已有问题或潜在问题的办法和机制。
“长远来看,持续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内在保障是服务能力和效率的提高。”雷震介绍说,2013年以来,广西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区、市、县、村四级联网。同时,经办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14个地市全部建立起五险合一的社保局,实现了统一调配力量和科学管理,2014年所有县区将全部建立社保局。
创新正在进行时
在全国很多地方遭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扩面难题的时候,广西的数据却是积极向好。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只有贴近群众的服务才能促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广西人社厅农保处副处长黄海萍说,为了能提升经办能力、强化规范操作,广西自2013年试行由金融机构代扣代缴保险费的“农户+社保机构+金融机构”的模式。“这是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推出的新模式,旨在建立促进群众长期缴费的合理机制。”
据了解,“农户+社保机构+金融机构”这种模式是由参保人员与社保机构和金融机构签订三方协议,由金融机构代扣保险费成功后,通过信息系统接口平台与社保机构实时互联互通,直接记入参保人个人账户。一方面杜绝了现金收费,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基金安全,另一方面给参保群众、尤其是给边远山区的群众缴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014年1至5月,广西全区95个县(市、区)通过此种模式实现代扣代缴保险费3.79亿元。
创新正在进行时。为了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领取养老待遇,广西实施了“桂盛通”进千乡万村工程,加大自助结算终端投放力度,实现所有行政村(社区)自助结算终端全覆盖,把pos机安置在村里,满足了农村居民基本金融服务需求,让参保人员足不出村就可以领取养老金和消费。
为了方便参保人及时了解相关权益信息,广西一直在探索建立参保人与社保机构交流互动渠道。除参保人可到乡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或县级经办机构经办窗口查询自己的个人账户信息外,南宁市武鸣县建立了声询查询系统,参保人可以随时通过拨打电话查询到个人账户相关信息。防城港市对参保人缴费到账及发放养老金的每一笔业务,均免费发送手机短信与参保人进行对账。
未来发展犹可期
尽管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广西一直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持续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支持力度。2013年,广西提高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助水平,在中央规定的标准上提高20元,达到每人每月75元。
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享受政府补助,广西人社厅与财政、民政、残联等多部门共同制定了《关于做好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贫困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由政府代缴最低档次保险费的补助方法,这项惠民政策的实施将使40万贫困残疾人受惠。
“我们将在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实现全区社保数据大集中,在此基础上规范流程,拓展服务。”雷震说,实现数据大集中是必然的趋势,这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内在要求。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百色、玉林等7个地市已经实现了社保数据集中,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雷震介绍说,广西将以此为契机,力争在今年年底实现14个地市的社保数据集中工作。
“我们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将真正实现百姓办业务只需到一个窗口、一张票据,真正实现便民、惠民、利民。”雷震说。
没有了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