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专区 无障碍浏览 注册 登录 更换背景 更换背景 更换背景

【文字】关于2018年我区企业工资指导线的政策解读

  • 发布时间:2018-10-19 15:40:00
  •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字号大小:  】

一、出台背景

企业工资指导线是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制度。目的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促使企业的工资微观分配与国家的宏观政策相协调,引导企业在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工资分配。各企业职工方与企业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时,可依据企业工资指导线确定的标准开展集体协商。

企业工资指导线测算方法是按照人社部的规定,运用线性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采取逐步回归方法选出最优回归方程进行测算。201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使用的相关数据为1998年至2017年共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区城镇从业人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10个指标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自治区统计局的统计公报。

二、工资指导线的作用

   (一)完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工资指导线的适用范围为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和按照企业方式进行经营性活动的各类机构、团体,较之过去传统的只调控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的做法是一大进步,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同时,政府通过实施工资指导线,调控工资总量、工资水平的增长情况,使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二)引导企业工资适度增长。政府运用工资指导线,向企业提供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工资水平增长指导意见,让企业掌握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导向,正确进行工资决策,以实现职工工资正常、适度的增长,达到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合理控制人工成本,增加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

   (三)促进劳动力市场均衡价格的逐步形成。通过实行工资指导线制度,结合个人所得税的实施,限制过高收入,特别是对工资水平偏高,增速过快的职工收入加以抑制,可以逐步解决工资分配中行业间、地区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促进社会平均工资率的形成,并使社会平均工资率逐步成为劳动力市场价格的信号。

   (四)为企业进行集体协商决定工资水平提供主要依据。进行集体协商决定工资水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依法自主决定工资的基本形式。政府公布的工资指导线是企业与职工双方集体协商确定工资水平的主要依据,企业针对职工工资增长的意见均应围绕工资指导线提出,劳动部门依据工资指导线制度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工资集体协商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

三、主要内容

(一)以货币平均工资增长率7%作为企业工资增长的基准线。企业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比上年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可围绕基准线进行增长。

(二)以货币平均工资增长率11%作为企业工资增长的上线(预警线)。企业经济效益有较快增长,工资水平可相应增长,但要根据企业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

(三)以货币平均工资增长率2%作为企业工资增长的下线。企业经济效益较低或亏损时,职工工资水平可围绕下线适当给予增长。

(四)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依据本工资指导线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合理确定本企业的工资水平。在企业工资指导线的区间内,对工资水平偏高、工资增长过快的国有企业,建议不超过基准线。

四、确定依据

根据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关系调整“提低、扩中、控高”和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取向,综合考虑广西工资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对201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计算结果的影响,同时参考兄弟省市自治区的做法,我们对201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进行了调整。经综合考虑,我区201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拟定为:基准线7%、上线(预警线)11%、下线2%。

五、影响测算结果的主要原因

通过公式计算出的这个结果,与目前其他省区发布的工资指导线相关数据相比是偏高的。主要原因:数学模型是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工资增长与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描述。但在实践中反映出测算结果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存在一定差距,说明数学模型与现实关联度不高。究其原因,一是计算的数学模型是人社部根据1997年国家的当时情况建立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个模型与现实关联度日益弱化,模型主要运用GDP、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指数三个要素进行测算,而事实上影响工资增长的因素较多,诸如就业状况、人工成本水平等因素在模型中未体现出来,但至今人社部也没有提出更好的建模办法。二是用于回归分析的“社会平均工资”这个主要指标,从2015年开始,有关部门不再提供这个指标,而是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代替,显然“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绝对值远大于“社会平均工资”绝对值,使得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来的值偏大。由于企业工资指导线是政府调控企业工资增长的宏观手段,它有别于一般的经济预测分析,必须体现政府对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的意图。因此,这个理论计算值与现实相差悬殊,此方法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不采用此结果。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