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广西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改革(第二批)动员部署会议暨现场交流活动在南宁开展。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自治区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专班副召集人唐标文,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自治区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专班副召集人杜振宗出席活动并讲话,动员部署会议由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韦杰主持。
会议指出,2024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做好“一老一小”民生实事,连续两年将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强调要把这件便民利民惠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在自治区领导的亲自推动和精心指导下,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卫生健康委、财政厅、市场监管局、中医药局等部门,秉承“替天下儿女尽孝心、变久病床前有义子”理念,在医疗护理员改革领域勇开新局、敢闯新路,聚焦住院者揪心、医生护士烦心、医疗护理员关心的住院护理领域的服务、技能、收费、管理等难题,且在无成熟经验可供直接借鉴的情况下,大力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求变,以破冰之姿、攻坚之勇推动改革。选取15家医疗机构(第一批)先行先试,筹措就业补助资金1500万元专门用于医疗护理员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等,深化医疗护理员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全国首个以省级政府主导推进改革的省份,是西部地区首个将医疗护理员队伍培养与劳务品牌建设深度融合的省份,是全国较早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推动医疗护理服务产业发展的省份,坚持不额外增加住院者经济负担、不额外增加财政负担、不降低医疗护理从业人员收入“三条底线”,有效破解护理难、护理贵民生难题,取得了“三增二减”的阶段性成效。
“三增”即:一是纳入规范管理的医疗护理员大幅增长。15家试点医疗机构医疗护理员由过去的1666人增至3527人,增长112%,就业容量日益增大;二是持有医疗护理员相关职业技能证书人员大幅增加。由过去的917人增至3476人,增长279%,告别了无统一职业技能证书的“护工”历史,职业认同感荣誉感显著增强;三是住院者、医疗护理员、医疗机构满意度大幅增高。对住院者而言,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平均增至97%。“二减”即:一是住院医疗护理费逐步减少。大力推行“一对多”“二对多”和班组制住院照护服务,对比过去“私陪”“一对一”服务,住院者医疗护理费平均下降约30%,更多患者愿意请、请得起医疗护理员,解决了许多上班族和独生子女的心头之患和后顾之忧;二是住院者投诉逐步减少。厘清了护患关系,陪护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畅通投诉渠道,12345热线等平台收到医疗护理相关的投诉下降38%。
会议强调,要站位国家所需,找准民生所盼,以奋进之志、赤诚之心担重任,进一步增强做好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医疗护理员是医疗辅助服务人员之一,主要从事辅助护理等工作,经过统一培训,持职业技能证书、健康证上岗,帮助住院者恢复和促进健康。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安康幸福,一头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大局,是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部署的具体行动,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现实需要,是以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医疗护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以现代化人力资源开发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精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扩大社会就业。全区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坚决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更好发挥部门和行业优势,推动我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会议要求,要创新制度设计、优化运行机制,以担当之为、精准之策开新局,坚定不移打造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改革“广西模式”。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安排1.085亿元,推动今年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改革提质扩面覆盖面达到60%以上(即:自治区级和市级医疗机构覆盖100%,县级医疗机构覆盖50%,共286家医疗机构实施第二批改革),力争全年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实现3万名医疗护理员持证上岗,争取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平均医疗护理费下降30%左右,有效破解“一老一小”陪护难题,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广西医疗护理服务业人力资源有效供给、护理服务质量有效提升的新路子,打造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广西样板”,并着力向养老护理、母婴护理等行业拓展,助力健康广西建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提高全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推进改革提质扩面,全区各地各部门要重点在“四个聚焦”上下功夫:聚焦制度模式标准化,认真总结试点经验,优化形成“654321”改革模式(即:扎实推进医疗护理员统一登记、统一培训、统一评价、统一着装、统一标识、统一管理“六个统一”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护理服务供给、医疗护理员管理、技能培训评价、护理服务业促进、风险防控“五个体系”,加强医疗护理员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四化建设”,坚持不额外增加住院者经济负担、不额外增加财政负担、不降低医疗护理从业人员收入“三条底线”,推进住院者护理服务省心、省力“二省服务”,建立医疗护理员分级管理“一套机制”),全面推行我区医疗护理员改革18项参考文本和制度规范等试点经验做法,精准指导和推进改革,着力开创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改革新局面。聚焦队伍管理规范化,由医疗机构选择与陪护服务机构合作并签订合作协议,陪护服务机构依法与医疗护理员签订劳动合同,住院者根据实际自愿选择购买护理服务,切实加强医疗护理服务运行过程的监管,实现“一人照护全家忙”到“专业照护负担轻”,着力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水平。聚焦医疗护理技能培训专业化,以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契机,实施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计划,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模式,推动培训和就业协同联动,加强专科培训辅导,强化岗前培训考核,着力提升医疗护理员业务素质。聚焦医疗护理员队伍职业化,建立星级服务评定激励机制,保障医疗护理员合法权益,加强对医疗护理员关心关爱,加强医疗护理员随迁子女教育和住房保障,稳定和扩大医疗护理员就业规模,着力拓宽职业发展渠道。
会议强调,要提振大干之志、狠下实干之功,以攻坚之力、务实之举谱新篇,奋力推进八桂大地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改革硕果盈枝满庭芳。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方责任。各市、各纳入改革范围的医疗机构、各有关部门要对照自治区的做法,成立工作专班,用好工作专班机制,发挥人社、卫健部门“双牵头”作用,明确各方职责,统筹工作推进。要加强关系理顺,统筹推进改革。正确处理好供给和需求,政府和市场,医疗机构、住院者、陪护服务机构、医疗护理员等若干关系,围绕主要目标任务,细化优化措施,确保改革工作方向不偏、干劲不松、力度不减,确保达到预期效果,为全面推广覆盖创造有利条件。要加强工作调度,严格监督问效。自治区和各地工作专班建立定期调度机制,按照序时进度要求,强化跟踪问效,及时评估、报告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总结经验、稳步推广,扎实推进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改革。要加强资金监管,提升使用效益。严格按规定使用资金,主要用于培训、评价等相关工作,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提升使用效益,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针对社会公众、医疗机构、陪护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分别开展政策宣传、典型宣传,介绍医疗护理员培训和管理规范相关信息,回应各方关切,营造尊重爱护医疗护理劳动的良好风尚。要加强风险管控,确保平稳运行。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紧盯各环节风险隐患,做实全链条预防化解,提高劳动争议化解效率,加强人员管理和纪律约束,切实维护住院者及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广西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改革(第一批)纪实宣传片。首批获得5星级(金牌)医疗护理员代表获颁证书。住院者代表、住院者家属代表、医疗护理员代表依次发言,陪护服务机构代表、培训和评价机构代表、试点医疗机构代表、设区市代表作经验介绍。
当天下午,与会人员分批次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实景体验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全流程、一条龙工作模式,观摩试点成果集中展示。
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财政厅、市场监管局、公安厅、司法厅、教育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各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委,第二批纳入改革范围的医疗机构代表有关领导及业务负责人,陪护服务机构代表负责人、医疗护理员代表参加会议。
没有了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