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广东省佛山市落下帷幕。广西人社部门组织参赛的“国际领先昆虫生物综合应用关键技术与模式”项目获得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赛道铜奖,“西林火姜强链兴产——粤桂协作助振兴”项目获得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赛道优秀奖。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比赛现场
本届大赛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布局,设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五大赛道,推动创新创业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共吸引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港澳地区,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7146个项目参与角逐。
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大赛历时5个月,经过初赛、复赛和全国总决赛的层层选拔,全国共有450个项目进入复赛,150个项目脱颖而出晋级总决赛。广西人社部门共征集推荐47个项目报名参赛,涉及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现代农业装备、银发经济和绿色经济等领域,其中3个项目成功晋级复赛,2个项目闯入全国总决赛。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项目同台交流,学到了许多前沿理念与创新方法,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以昆虫技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心与决心。感谢大赛组委会提供如此专业、开放的平台,感谢评委的宝贵意见与指导。我们也衷心感谢南宁市相关政府部门长期以来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感谢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与合作单位的信任陪伴。”“国际领先昆虫生物综合应用关键技术与模式”项目创始人秦明轩表示。
“国际领先昆虫生物综合应用关键技术与模式”项目比赛现场
总决赛期间,大赛同步举办创业项目成果展、资源对接、创业大讲堂及创业就业成果观摩等系列活动。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遴选的20项创业成果展示中,广西推荐的“西林火姜强链兴产——粤桂协作助振兴”项目成功入选。
粤桂协作领域的创业创新项目吸引了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面对采访镜头,项目创始人何星艳动情地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家乡这颗‘深山瑰宝’,能够真正走出大山,走进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广阔的市场。这次参加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收获巨大,这里不仅市场容量大、创业氛围浓厚,是一个能让好产品发光的大平台。正是这份认可,让我下定决心,要把西林火姜这一特色产品带到大湾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西林火姜强链兴产——粤桂协作助振兴”项目参加创业项目成果展
“西林火姜强链兴产——粤桂协作助振兴”比赛现场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今年以来,广西人社部门出台《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措施》,围绕强化财政金融政策扶持、加大重点群体创业帮扶、加强创业人才队伍培育、推进多元创业平台建设、优化就业创业公共服务、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等6个方面推出18条措施,进一步优化创业服务、提升创业质量,激励更多劳动者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充分激发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助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西获奖项目简介
“国际领先昆虫生物综合应用关键技术与模式”项目
南宁中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运用昆虫生物综合应用关键技术,创新解决当前农业领域面临农药残留,抗生素超标,有机垃圾污染太大,传统农业附加值低等行业痛点,利用“黑水虻”作为核心环保昆虫高效处理有机废弃物,推广使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培育观赏昆虫融入农业和文旅项目,构建立体、循环、高附加值的现代生物农业生态系统。“西林火姜强链兴产——粤桂协作助振兴”项目
广西丰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西林火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生态优势,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构建“种—产—销”全产业链体系,带动西林县火姜种植面积达3.8万亩,农户种植总产值超3亿元,投资3000万元打造标准化生产车间、产品研发中心及冷库,年产各类产品约960吨,产值超5000万元;西林火姜茶制作技艺入选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广西科学院等机构合作攻克多项技术难题,斩获10项国家专利,以科技驱动产品创新。
没有了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