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专区 无障碍浏览 注册 登录 更换背景 更换背景 更换背景

钦州:多措施培养技能人才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时间:2022-11-10 15:55:00
  • 来源: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字号大小:  】

近年来,钦州市多措施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着力“三抓”,提升“三力”,进一步扩大技能人才队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抓中心,提升技能培育“软实力”。一是政策机制日趋完善化。出台《钦州市建设“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城市人才支撑若干措施》,全面加强技能人才政策支持力度,把高技能人才纳入全市人才计划统一引才,对符合钦州市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并与相关企业签订五年以上全职服务协议的新引进高技能人才给予生活补贴,其中高级技师15万元、技师8万元,同时给予享受相应的子女入学入托、人才公寓等待遇。二是在人才管理机制上,全市专门设置210个专项编制用于保障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在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打破干部人才身份界限,实行岗位聘用制,按岗定薪,推动人才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大力推进工匠学院建设,在全区率先与北部湾大学地校共建产业行业工人队伍培训钦州工匠学院,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三是服务举措日趋贴心化。全力做好“店小二”,拓宽服务功能、创新服务内容,建立健全技能人才服务体系,持续为技能人才提供优质服务。设置多元化、系统化的技能培训服务,采取全等级培训、应需培训、定向培训、分类培训、大企业集中培训等灵活多样的模式,将退伍军人、大学生、城乡劳动者、就业困难人员广泛纳入技能培训范围,2018年以来,累计开展技能培训内13.09万人,通过培训取得证书8.6万人。广泛开展技能进企业、进镇(街道)、进村(社区)活动。今年以来,深入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持企业用工专项行动,主动深入1069家企业调研技能培训需求、宣讲技能政策,指导企业自主开展技能培训4876人,给予补贴性培训3727人次。

二、抓核心,提升技能培训“硬实力”。一是立足标准化,平台建设更有高度。全市开展市公共实训基地、浦北县公共实训基地、灵山县公共实训基地等三个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获得中央和自治区乡村振兴财政专项补助7000万元。建成后,将有力提升钦州市技能人才培育、培训、培养的“硬实力”。二是立足专业化,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力度。积极引进区内教学水平高的职业(技工)院校20多家,拓宽技能培训渠道,扩大技能培训覆盖面。充分利用辖区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的师资力量,建立与钦州市主导产业、行业用人相适应的技能人才培训合作机制,采取“教学车间”、“教学工厂”等形式,开展产业工人培训。今年以来,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已累计开展产业工人培训18期,培训学员800多人次。三是立足精准化,培养模式更有深度。每年根据企业、市场需求和劳动者就业意向,制定年度紧缺职业(工种)目录,组织初、中、高技能人才分类培训,使技能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各类培训机构在全面铺开“企业下单、学校接单、政府买单”超市化培训的同时,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双千结对”活动,帮助企业开展个性化的职工培训,提升技能培训精准度。近年来,钦州市推动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广西职业技工学校、柳州医药制剂技工学校相继与广西新天德、泰兴石化、邦琪药业等开展以新型学徒制培养特点的企业职工培训。近三年累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2600多人,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的“零距离”衔接,促进了校企之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三、抓重心,提升技能培养“巧实力”。一是考核方式再优化,评价体系多点开花。针对社会人群特点,每年组织开展20余个职业(工种)的社会化考评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推进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探索企业急需人才培养模式,出台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激励保障,完善供需衔接,实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的评价和认定法,打破以往社会化的评价鉴定模式,为满足企业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奠定基础。全市现有4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分别是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有限公司、广西港青油脂有限公司、中船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石化分公司。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正在编制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工作方案,争取自治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批准作为试点企业。今年以来,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有限公司、广西港青油脂有限公司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4期,认定193人,获得证书初级113人、中级42人、高级38人。二是交流平台再强化,技能大赛作用凸显。把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作为培养选拔技能人才、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工作,钦州市已连续8年举办农民工技能大赛,连续举办10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竞赛,既为广大农民工、中职学校学生搭建了切磋技艺、开拓视野、展示风采的良好平台,也起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作用,增强了全市上下学技术、强素质、练本领的意识,实现了职业技能提升与职业精神培养的融合。三是“传帮带教”再深化,技能人才引领示范。不断拓展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引领思想、技改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开展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评选工作。目前,全市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通过技能大师的言传身教,进一步带动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深化高技能领军人才“传帮带教”的示范引领作用。

供稿: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刘世良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