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贺州、肇庆两市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新阶段东西部协作的战略部署,深化粤桂结对帮扶,升级“劳务输出、产业带动、供需匹配”三项机制,携手推动劳务协作提质增效,促进农民稳岗就业增收。
一、优化贺肇对接平台,做好劳务输出“联”的文章
贺州、肇庆两地人社部门依托2019年以来互设共建的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站,不断深化交流协作,为劳动者外出务工和企业招工用工提供有力支撑。一是部门“常态化互访”。两地人社部门频繁开展交流,贺州市、县人社部门组织部分人力资源机构、农村劳动力赴肇庆协大鞋业有限公司、肇庆市伟达陶瓷有限公司、鼎湖山泉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访企探岗”活动,并与广东多家人力资源机构、大型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劳务输出“铺好路”。二是信息“跨区域共享”。通过驻肇庆市工作站持续收集广东地区优质企业招工信息73期14.6万个,制作成《广东企业招工信息》合辑,并通过贺州市、县“微就业”公众号、“就业职通车”微信群和信息手册发布。收集贺州籍在肇庆务工人员就业和参保信息1.5万余条,持续做好失业监测和返乡回流帮扶,为劳务输出“站好岗”。三是服务“跨省市通办”。开通两地就业社保跨省协同服务,推动“打包办”“提速办”“全链办”升级,在职业介绍、用工备案、失业登记、职业技能人员资格证书核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等事项上实现跨省办、网上办、就近办,为劳务输出“清好障”。
二、畅通双向务工渠道,巩固就业增收“稳”的态势
贺州、肇庆山水相依、交通便捷。两地人社部门立足贺州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务工特点,坚持劳务输出和就近就业“双轮驱动”,持续做好“稳规模、拓渠道、助增收”文章。一是“点对点专车”让务工更“稳”。贺州、肇庆人社部门共同开展“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为返乡返岗的农民工集中购买汽车票,在两市交界地设立服务点开展志愿服务,引导自驾的农民工平安有序出行。为跨省务工的7.62万名脱贫劳动力发放一次性往返交通补助,组织“点对点”专车145车次,输送5622名农民工赴粤务工,提供从“家门口”到“厂门口”保障服务。二是“家门口车间”让岗位更“近”。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从广东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到贺州镇、村创办18家粤桂帮扶车间,带动农村劳动力804人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326人)。分别打造广西贺州伟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星辉电子有限公司2家粤桂协作“一县一企”稳岗就业基地,吸纳农村劳动力110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44人)就业。三是“粤桂产业园”让农民更“富”。肇庆市鼎湖区在昭平县投资共建“一县一园”粤桂协作茶叶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全县茶产业从业人员达12万人。升级四会—富川粤桂协作果蔬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富川东融(湾区)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为“一县双园”,发挥联农带农益农作用,不断提升就近就业质量。
三、拓展N种服务模式,搭建双向奔赴“促”的桥梁
聚焦贺州、肇庆两地所需,立足所能,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持续为农村劳动力搭建精准、高效、优质的供需平台。一是“大数据+铁脚板”在清底数上下功夫。贺州市依托帮扶联系人、村“两委”干部、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开展入户走访、电话和微信回访,摸排掌握劳动力就业动向、就业需求等信息,更新农村劳动力务工信息73.66万条,更新率达97.33%。肇庆市开展“人社局长千企行”行动,深入园区企业走访了解缺工情况,收集并向贺州推送优质岗位信息5万多个。二是“就业职通车”在送岗位上下功夫。以贺州市行政村、安置点、网格为单位,组建“就业职通车”微信群1100多个;因地制宜在粤桂产业园区和搬迁安置点建设就业服务工作站和零工小市场,专人发布外出务工信息、组织培训报名。线上线下组织粤桂劳务协作招聘活动37场,邀请肇庆等地企业到贺参加现场招聘。开展“直播带岗”“云端访企”等活动,让就业“沉浸”体验,岗位“触屏”可及。三是“品牌化培训”在提技能上下功夫。肇庆四会市、鼎湖区与贺州富川、昭平县“结对子”,利用广东帮扶资金和肇庆技师学院师资力量,举办粤菜师傅、电商直播等技能培训班14期,培训491名农村劳动力(其中脱贫劳动力356人),帮助富川培育“香芋预制菜师傅”、昭平“茶产业加工工”等劳务品牌,积极推荐学员到广东企业就业,着力提高培训后就业率。
供稿:贺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陈贤麟、廖佩影
没有了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