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专区 无障碍浏览 注册 登录 更换背景 更换背景 更换背景

河池凤山:“龙凤就业+”服务模式助力群众 稳就业促增收

  • 发布时间:2024-12-23 09:26:00
  • 来源:凤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字号大小:  】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凤山县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与深圳市龙华区联合共建就业促进服务中心即龙凤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创新化、多元化、特色化就业服务,动员、组织、输送凤山群众到广东各地务工,助力群众稳就业促增收。

    构建多元服务体系,让脱贫群众“出得去”。一是搭建服务平台。“有事前往,完事就走”的“游击”招聘行不通,那就打“阵地战”,2018年4月深圳市龙华区对口支援凤山就业促进服务中心(简称“龙凤就业+”)开始落地运营,主要以凤山县群众就业需求为导向,链接深圳龙华区及广西等地就业资源,开展了社工服务、职介推荐、技能培训等工作。二是链接优势资源。与深圳企业达成对口招聘合作,实现“一企一招聘”,有效提升就业精准度。积极动员、组织、输送脱贫劳动力到广东各地务工。目前已链接广东地区3000多家企业提供11万余个岗位招聘信息,促进9000余人就业。构建以职介专员为主的“1+N”政策体系,调动深圳市以及凤山县周边区域就业资源,实现劳动力就业需求与企业岗位精准匹配。2024年开展“点对点”集中输送,免费输送务工人员106车次3427人,其中脱贫人口1033人。三是创建“云端就业”。积极开展云端招聘就业指导、开通“线下+线上”多重求职渠道并进行就业帮扶等一系列举措,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云端就业服务新模式。2024年通过云端远程招聘达成就业意向153人。

    优化服务保障项目,让就业人员“稳得住”。一是开展职业规划。“龙凤就业+”为就业人员和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群体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职业兴趣测评、专业分享等培训。近年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训9场,培训学生667名,开展职业兴趣测评3311人。二是实施赋能培训。针对脱贫家庭劳动力、应届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单一,就业渠道窄”等问题,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务工人员就业创业竞争力。2024年开展自媒体技术、美甲技能、创业就业政策培训11场,协助开展家政、电商直播等培训27期1097人,其中脱贫劳动力527人。三是提供就业咨询。深入10个乡镇(街道)开展就业宣传活动,为来访者提供就业咨询服务,解答群众的就业疑惑,同时宣传深圳龙华区和凤山县本地的政策。提供线上线下咨询和维权服务等10000余人次。

    精准挖掘服务内容,让就业创业“有特色”。一是挖掘特色项目。通过走访凤山县双创产业园企业、民族服装作坊、茶油作坊等,掌握凤山县资源状况,了解凤山县本地特色产业,与凤山县蓝衣壮民族服饰传承人进行交流和学习,寻找民族服饰制作与项目服务的契合点,打造凤山县蓝衣壮民族服饰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二是选树创业典型。筛选就业创业励志人物,通过多种方式展示人物风采,多渠道推送励志事迹,激励凤山县群众增强就业增收信心。共培育致富带头人、创业典型27个,培训时邀请凤山县创业就业达人分享就业创业的成功经验。2024年为46名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81万元,带动341人就业。三是服务覆盖村屯。建立“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为搬迁家庭提供社区融入、就业咨询、党建服务等。共开展120多次活动,服务覆盖2500余人。依托凤山县乡村就业信息协管员,建立就业支持网络,广泛吸纳党员干部、志愿者打造一线就业指导队伍,目前已形成170人的就业指导师队伍。



供稿:凤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周愉林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