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聚焦创业者“融资难、融资贵”痛点,持续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供给,通过提额降息、简化流程、精准服务等举措,为个体工商户“输血”、为小微企业“赋能”。2025年1-10月,全区累计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17亿,是2024年同期的2倍,直接扶持创业1.07万人,助力小微企业417家,带动就业5.66万人,充分彰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创业故事:从资金愁到发展稳
在武宣县,创业担保贷款已成为推动当地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武宣县毅宏木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谢燕文通过贷款更新设备、扩大生产,使产能实现翻番;退役军人何基献创办的广西五好商贸有限公司通过贷款购置自动化设备,桶装水月产能从4万桶跃升至8万桶,品牌门店扩展至272家。“从申请到放款最快只要3个工作日,政府部门真是扶上马再送一程!”何基献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创业者的心声。
小微企业同样迎来发展转机。广西天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面临产品单一、市场饱和的困境时,通过桂平市人社局的政策宣传和引导,成功申请到4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资金到位后,企业迅速投入新产品研发,推出油炸腐竹等系列产品,产能提升200%,外贸订单增长近20%。“得益于政府贴息,企业融资成本显著降低,发展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产品不仅畅销国内,更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地。
政策支撑:精准服务创优环境
这些生动案例的背后,是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强力支撑。政策以“低利率、低门槛、简流程”为显著特点,个人贷款最高额度从20万元提升至30万元,小微企业额度从300万元增至400万元,财政部门给予50%贷款贴息,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者还可免除反担保。
为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广西人社部门建立了“政策宣传+精准对接”服务机制,对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针对性开展政策宣传和引导。创业者可通过“广西人社”微信公众号、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窗口、经办银行网点等渠道,线上线下提交申请,由担保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让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地上”。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的创业者中,返乡人员占比达38%,小微企业带动就业人数同比增长42%。从木材加工到食品研发,从商贸零售到外贸拓展,金融活水正通过创业担保贷款这一纽带,串联起个人奋斗、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共富链条”。
【后记】
创业担保贷款的“广西实践”,既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注脚,也是稳就业保民生的有力抓手。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蕴藏在八桂大地的创业潜能将加速迸发,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没有了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