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专区 无障碍浏览 注册 登录 更换背景 更换背景 更换背景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 发布时间:2008-11-27 10:15:33
  • 来源:
【 字号大小: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

28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已于20071030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21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11起施行。

 

 

                                                                                                                                                                          部长  田成平

                                                       二○○七年十一月五日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提供服务,根据就业促进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劳动者求职与就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办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的职业中介机构从事就业服务活动,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用人单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招用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第三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工作。

 

第二章  求职与就业

 

  第四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第五条  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

 

  第六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年满16周岁,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可凭本人身份证件,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机构介绍或直接联系用人单位等渠道求职。

 

  第七条  劳动者求职时,应当如实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提供个人基本情况以及与应聘岗位直接相关的知识技能、工作经历、就业现状等情况,并出示相关证明。

 

  第八条  劳动者应当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国家鼓励劳动者在就业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鼓励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在就业前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

 

  国家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供便利和相应服务。

 

第三章  招用人员

 

  第九条  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

 

  第十条  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自主招用人员:

 

  (一)委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职业中介机构;

 

  (二)参加职业招聘洽谈会;

 

  (三)委托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站等大众传播媒介发布招聘信息;

 

  (四)利用本企业场所、企业网站等自有途径发布招聘信息;

 

  (五)其他合法途径。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委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职业中介机构招用人员,或者参加招聘洽谈会时,应当提供招用人员简章,并出示营业执照(副本)或者有关部门批准其设立的文件、经办人的身份证件和受用人单位委托的证明。

 

  招用人员简章应当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招用人数、工作内容、招录条件、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内容,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应当依法如实告知劳动者有关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的要求,及时向其反馈是否录用的情况。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的个人资料予以保密。公开劳动者的个人资料信息和使用劳动者的技术、智力成果,须经劳动者本人书面同意。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

 

  (二)扣押被录用人员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三)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四)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招用的其他人员;

 

  (五)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

 

  (六)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以诋毁其他用人单位信誉、商业贿赂等不正当手段招聘人员。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残疾人。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但是,经医学鉴定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或者排除传染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乙肝病原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外,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发布的招用人员简章或招聘广告,不得包含歧视性内容。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应当依法招用持相应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招用未持相应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须组织其在上岗前参加专门培训,使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招用台港澳人员后,应当按有关规定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并为其办理《台港澳人员就业证》。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招用外国人,应当在外国人入境前,按有关规定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为其申请就业许可,经批准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后方可招用。

 

  用人单位招用外国人的岗位必须是有特殊技能要求、国内暂无适当人选的岗位,并且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章  公共就业服务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筹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根据政府制定的发展计划,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政府确定的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就业服务计划,推动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组织实施就业服务项目,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服务,开展人力资源市场调查分析,并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经办促进就业的相关事务。

 

  第二十五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免费为劳动者提供以下服务:

 

  (一)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二)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

 

  (三)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四)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五)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

 

  (六)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第二十六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积极拓展服务功能,根据用人单位需求提供以下服务:

 

  (一)招聘用人指导服务;

 

  (二)代理招聘服务;

 

  (三)跨地区人员招聘服务;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专业性服务;

 

  (五)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

 

  (六)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开发的其他就业服务项目。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从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业务,须经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

 

  第二十七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配备专(兼)职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职业指导服务。

 

  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经过专业资格培训并考核合格,获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职业指导工作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条件,推动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加强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宣传。

 

  第二十八条  职业指导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一)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国家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人力资源市场状况咨询;

 

  (二)帮助劳动者了解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择业方向,增强择业能力;

 

  (三)向劳动者提出培训建议,为其提供职业培训相关信息;

 

  (四)开展对劳动者个人职业素质和特点的测试,并对其职业能力进行评价;

 

  (五)对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及退出现役的军人等就业群体提供专门的职业指导服务;

 

  (六)对大中专学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

 

  (七)对准备从事个体劳动或开办私营企业的劳动者提供创业咨询服务;

 

  (八)为用人单位提供选择招聘方法、确定用人条件和标准等方面的招聘用人指导;

 

  (九)为职业培训机构确立培训方向和专业设置等提供咨询参考。

 

  第二十九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实施劳动力资源调查和就业、失业状况统计工作。

 

  第三十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针对特定就业群体的不同需求,制定并组织实施专项计划。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