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专区 无障碍浏览 注册 登录 更换背景 更换背景 更换背景

南宁:“共享岗位”灵活用工新模式 新形势下新意义

  • 发布时间:2020-03-12 10:13:00
  • 来源:人民论坛网
【 字号大小:  】

“没有想到‘共享岗位’那么受欢迎!短短半个月,我们招到的人数超出了计划数。”36日,上海“哈罗出行”广西分公司负责人说。疫情期间, “共享岗位”“共享用工”等灵活用工新模式现身广西南宁,平衡互补了部分企业劳动力过剩和部分企业人力紧缺的问题,增加了待业员工收入,对疫情期间全市物资储备和商品流通、满足市民物资购买需求起着重要作用,对应对疫情影响带来积极意义。面对新模式、新业态等灵活用工,南宁市人社部门积极沟通协调,主动介入引导,协助有关企业招工及指导规范用工,做好政策扶持,帮助企业和员工共同取暖、共渡难关。

搭建特殊“桥梁”  招聘绿灯全开

受疫情影响,南宁市不少企业经营受到冲击。部分企业特别是餐饮企业因暂未复工,员工大量闲置;与此同时,一些保障群众生活必需的商超行业则因线上配送业务增多,出现人手短缺。员工闲置和人手短缺的矛盾,使一些企业的行业协会产生“共享用工”的想法。南宁市人社部门了解到有关情况后立即行动,主动协助指导企业双方对接,搭建特殊时期短期就业用工的桥梁,把双方的需求有效衔接,如协调广西桂小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与人力短缺的人人乐超市和北京华联超市“共享用工”,桂小厨公司21名赋闲员工短期内到人人乐超市和北京华联超市兼职。

依托南宁人社线上线下公共服务平台覆盖面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招聘平台“绿灯”全开,帮助急需用工企业优先发布招工信息。如2月下旬,在“南宁人社”微信公众号为有需求企业天天滚动发布“共享岗位”1100多个;主动对接指导推出“共享岗位”的哈啰出行、北京华联、步步高南城百货等8家共享出行、商超企业在南宁人社局网站人力资源(人才)服务大厅发布招聘信息,除其中1家表示自有招聘平台,已为7家企业在线发布“共享岗位”招聘信息。   

其中,哈啰出行向全国各地开放多个临时性救济岗位,在南宁招收50人,南宁人社依托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同步发布哈啰出行的50个临时性救济岗位(兼职),将招聘信息主动推送到南宁市上百万名市民手机中的南宁人社掌上办事大厅上。

企业短期“借兵”  缺工得到缓解

“共享岗位”的推出,有效破解了企业受疫情影响而产生的短期缺工难题,推动背景相近的企业之间资源互补,有效分担企业人力成本,实现人力资源更高效利用。例如,受疫情影响,市民骑行需求大幅增加,哈啰出行在运维人员方面出现较大用工缺口,220日南宁“共享岗位”推出后,截至目前哈啰出行南宁区域累计接到640余位求职者来电咨询,共组织301位求职者进行面试,通过面试加入哈啰“共享岗位”的员工58名(完成招聘计划的116%),其中31名是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复工而选择加入兼职的。除哈啰出行外,为广西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沃尔玛超市等6家企业在线发布收银员、收货员、线上商品拣货员等15个工种后,成功招聘了数量不等的“共享用工”。如沃尔玛超市在南宁市的6个门店已吸纳兼职员工98名,其中来自餐饮行业58人,主要安排在前台电商拣货、理货员、核销员等岗位。

同时,类似行业、类似岗位的员工共享,也为企业临时用工减轻培训成本、节约时间成本。北京华联超市一共吸收来自桂小厨的“共享用工”12名,覆盖岗位有理货员、收银员、拣货人员等,因行业类似、岗位类似,经过简单培训之后人员的适应度比较高,迅速上岗,符合企业短、平、快的用工需求。一些商超企业有少部分“共享用工”表示不适应岗位,企业积极引导,通过安排员工在“过渡岗位”工作等灵活方式让员工逐步适应并留下工作。

员工“跨界”上班  积极应对待业

据了解,因体力及岗位灵活机动等原因,“共享岗位”较受男性待业者欢迎。以哈啰出行为例,加入“共享岗位”以30--40岁男性为主,男性占比83%,其余为3040岁女性。员工多以本地流水线工人为主,占比50%,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占比26%,原岗位以外卖员、快递员、货运司机为主。

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共享岗位”等用工新模式,为待业期员工提供临时性收入,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哈啰出行南宁地区入职的58名员工中,有31名是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复工选择加入兼职的,加入后可增加100/天的收入,按周或双周结薪。沃尔玛超市在南宁市的6个门店已吸纳兼职员工98名,主要安排在前台电商拣货、理货员、核销员等岗位,兼职员工按照时薪16元,一周工作不超过24小时计算,每周最多可增加收入384元,每15天结算一次工作报酬。

参加“共享岗位”的员工大多数心态积极,迅速调整自己状态应对挑战。如23岁的小伙子龚坚锋本是桂小厨餐厅的一名桂菜厨师,疫情期间“跨界”到沃尔玛超市南宁航洋店担任一名拣货员,由一开始的不适应通过学习培训后很快上手。“我们这份工作虽然很忙、有点累,但是可以让很多人足不出户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这也算是对疫情小小的贡献。” 龚坚锋乐观地说。

疫情期间,推动“共享岗位”“共享用工”等灵活用工多模式的实现,是通过本地挖潜、余缺调剂等方式,满足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的特殊举措,也是援企稳岗、稳定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非常手段。目前,商超企业也仍在招聘“共享用工”,如沃尔玛继续推动“共享用工”招募,主要与餐饮、酒店和电影院等合作;随着全市企业大规模有序复工复产,目前已有部分员工离开“共享岗位”,如哈啰出行招入的不少人员明确表示对疫情后就业持观望态度,表示渡过艰难时期后考虑离开“共享岗位”,重回或寻找更固定、收入更稳定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任务。”各级有关部门应该为企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提供便利,在产业发展中扩大就业,在“应急”的同时推动“升级”。随着疫情形势缓和,企业和员工对“共享岗位”“共享用工”等灵活用工模式的需求逐步降低,但为人社、商务等政府部门带来更多对新业态灵活用工模式和用工保障的思考。

下一步,南宁市人社部门将探索为有需要的企业之间搭建“点对点”的共享模式,最大限度满足企业自身以及社会用工需求,并进一步关注新业态从业人员用工方式变化,从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有关措施作出更好地良性引导,促进构建新业态和谐劳动关系。(作者系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网地方部副主任 刘让兴)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