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家坐的距离有点远,虽然空气有点暖湿,但并不能阻挡我们与招聘企业人员的热情沟通。”3月7日上午10时,由钦州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发文推进的“鼓励村(社区)‘两委’组织农村劳动力到企业就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迎来了首场“微招聘”在钦北区大直镇政府大院举行,参与的300多有意务工群众戴着口罩在“回南天”里如约而来。
“当然放心了,前来参与招聘的老乡的身体健康都是经历了村、镇三、四层登记、量体温‘过关’才到会场的,各级党委政府真是为我们企业复工复产操太多心了。”参与当天招聘会的建华建材(广西)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赵立仕说,当天参加用工登记的有40人,预计达成用工意向的可达20人。他说,会煮饭、电焊、机修、开吊机等技能的老乡,都是他们所需要的人才,今年招录总数将达145名,工资确保在3500元至一万元不等。
大直镇政府镇长陈国章告诉记者,为了让全镇5.1万劳动力有更多就近就业的机会,该镇许多村干部还用自家车辆免费拉群众到“微招聘”现场。“在家门口工作,又能照顾老人孩子,这样的机会不多呀。”该镇胜利村党支部曾胜书书记当天就用自家的面包车就拉了2车人前来。
经过到现场指导招聘工作的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管领导介绍,记者获知此项活动同时在灵山、浦北、钦南区等县(区)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前提下有序组织开展,为钦州市14个工业园区及园区外重点企业介绍成功后,签合同入职、工作满一个月时,市财政将按每入职一名给予对应村委奖励400元的服务补助,这也极大调动了基层村(社区)“两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工资比在广东少约8%,但我能经常照顾孩子们,看着他们长大,获得这份工作心中还是很开心。”来自大直镇天岩村委那江自然村的胡礼智与建华建材(广西)公司现场达成了用工意向,岗位是焊工。他说,自己曾在广东干这行多年,能在家门口也找到“老行当”,就决心不再外出了。
钦北区人社局方良宝局长说,据统计仅大直镇今年就有30%的原外出务工人员决定在家乡本地企业寻找工作,这是本土企业吸纳熟练工人实现短时间内复工复产的难得机会,于是该局决定把钦州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的引导农民工本地就近就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抓实抓好,让这项“惠企利民”的好政策迅速落地。
当天“微招会”上,钦州市奥佳华新能源科技公司、建华建材(广西)公司、广西埃索凯新材料科技公司3家企业提供了19个工种共902个岗位“菜谱”让乡亲们“点单”,现场共有71人达成意向。(记者 周顺彬)
没有了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