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祖国的西南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甲天下”的秀丽风光,有以“刘三姐”民歌为标志的独特文化,更有以壮族为主体的勤劳朴实的各族儿女。但复杂的自然条件,也导致了这里“山路十八弯”的交通闭塞,和“岭谷相连少良田”的生态环境,让许多山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多少年来,壮乡各族儿女与贫困作斗争的步伐从未停歇。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以来,广西从2015年到2019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5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0.5%降至0.6%。如今,广西全区只剩24万贫困人口未脱贫,8个县(自治县)未摘帽。
为了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社部门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和人社部的相关要求,主动担责、积极作为,把人社扶贫工作抓紧抓准抓实抓到位,全力跑赢脱贫攻坚“最后一棒”。
协同地方发展特色产业
干净整洁的牛舍里,一头头瑶山牛悠闲地吃食;自动化的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牛肉分割、密封;一排排无人售货柜中,牛肉酱、牛肉干等各式加工制品任由人们扫码购买……这番景象出现在大山深处的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镇兴村里。
这里是广西大都华牛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也是都安瑶族自治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的重要“战场”。
都安瑶族自治县位于“地无三分平”的大石山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7亩,交通极其不便。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当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增收面临很大困难。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都安瑶族自治县引进龙头企业发展养殖业促进增收。为鼓励贫困户养牛,当地出台了“贷牛还牛”的政策。而都安瑶族自治县人社局,则印制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告知书,由各乡镇帮扶干部分发到贫困户家中,支持大家贷款养牛。今年前8个月,都安瑶族自治县人社局按“应贷尽贷”原则,共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074笔,金额19724万元。
大都华牛示范园负责人林杰介绍:“截至目前,全县通过‘贷牛还牛’模式实现增收的贫困人员共有3.07万户13.8万人,户年均增收8000元-10000元。同时,园区共带动周边贫困人员1500余人稳定就业。”
这是广西人社系统以产业促增收,让贫困户“拔掉穷根”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广西人社系统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人社扶贫新路子,构建形成了“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产业”的格局--
乐业县人社局动员当地贫困人员到全县脱贫奔康产业园、县内扶贫项目基地务工。目前,全县8个猕猴桃、芒果、油茶等脱贫奔康产业园累计带动贫困户1020户5128人实现稳定就业。
融水苗族自治县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助力苗家各式农产品“飞”向全国。截至目前,融水电商产业让当地8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平均每年增收1000元以上,并带动50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实现就业。
隆林各族自治县稳步发展桑蚕产业,全县16个乡(镇)157个村已发展桑园面积5.6万亩,共有种植养殖户400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70户。目前,全县桑蚕产业产值达7896万元,蚕农年养蚕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
……
截至今年8月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县级“5+2”特色产业覆盖了96.36%的有发展能力贫困户,2020年计划摘帽贫困村“3+1”特色产业覆盖率均达90%以上,产业扶贫挑起了脱贫攻坚的“大梁”。
主动作为全力推动就业
“一天的采茶结束了,大家丰收笑嘻嘻,我们围坐篝火旁,感谢党的恩情啊……”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的茶园里,茶农陆西华高兴地唱起了自创的歌谣。
陆西华的歌,唱出了布央村群众掌握了制茶工艺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以前我们也产茶,但除了自己家吃,没人愿意买。这几年,人社部门请师傅给我们免费培训种茶采茶、茶叶加工技术,我们的茶叶收成越来越好,现在根本不愁卖。茶叶子变成了‘金叶子’啦!”陆西华感慨地说。
“人社部门不仅为我们开展茶叶种植加工培训,还组织村民去周边的一些茶叶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村产出的茶叶价格和销量都翻倍了。”据布央村党总支书记谢勋庭介绍,如今,布央茶叶畅销全国,甚至销往海外,全村人年均收入已达10000多元。布央村也彻底抚平了“有女莫要嫁布央,山穷水瘦满坡荒”的历史伤疤。
送钱送物,不如送一门致富技术。广西人社部门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及贫困家庭子女为重点,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他们在全区开展以“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为主题的“千村万企”职业技能培训大行动,培训对象覆盖全区城乡劳动者,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达59.82万人。
广西人社部门还通过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帮助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稳步脱贫。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认定就业扶贫车间共4148家,吸纳就业28.9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12万人。
隆林县城西部,崭新宽敞的厂房林立,这是深圳市罗湖区对口帮扶援建的脱贫奔康产业(就业)园。快下班的时间,记者在隆林昌隆服装厂看到,工人陆同风和同事仍在认真制作服装。“我工作已经满一年了,现在一个月有3000元收入。在这边吃住都免费,比以前外出打工划算得多。”陆同风的言谈中,透着对当前工作的满意。
昌隆服装厂厂长吴月慧介绍,“2019年以来,我们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目前有120名工作人员,其中有4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3名残疾人。他们有了稳定的工作,变得自信了,干活都有劲!”
帮助群众置办殷实家业
“大家过来品尝啊,不好吃不要钱!”
大化瑶族自治县达吽小镇中心,各色店铺林立,游客人来人往。穿着盛装的瑶族同胞在各自的摊位前卖力地吆喝着。
特色小吃“贡川油馍”摊位边,挤满了等待尝鲜的游客。摊主覃庆妹忙坏了,也乐坏了。
覃庆妹的丈夫早些年去世,她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生活很是艰辛。去年,覃庆妹在当地人社部门的帮助下,易地搬迁至达吽小镇。如今,她和两个孩子住在一套65平方米的宽敞楼房里,政府还给她提供了一个移动摊位,售卖家乡的特色小吃。
“现在我住上了新楼房,每个月靠摆摊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覃庆妹说:“原来我家家徒四壁,如今新家家具齐全,还添置了新的电视和冰箱,也有了一些积蓄,日子越过越红火。”
达吽小镇是大化县规模最大的移民安置点,有易地扶贫搬迁群众3206户1.4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31户1.01万人。大化县践行“安置区+”发展模式,为贫困人员在这里设立免费移动摊位,把达吽小镇打造成集特色美食和民俗文化的网红街区,成功解决了搬迁群众就业创业问题。当地还成立了生态民族新城管理委员会,开办了扶贫食堂、扶贫超市、儿童之家,贴心的服务让搬迁群众搬得安心、住得顺心、过得舒心。
为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及后续扶持工作,广西人社部门依托安置地资源禀赋,根据自身职能定位,积极提供相应的后续管理和服务保障。截至目前,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6.3852万户71.0218万人,实现就业人口35.4837万人。全区145个800人以上安置点“九个中心”全部建设完成,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提供周到服务。
大山深处的人家,也过上了好日子。
“这几年,村里的环境更好了,乡亲们也都盖起了新房。”都安县大兴镇古朝村村民蒙志颖说,如今的家乡,再也不是4年前那个深度贫困村。
大兴镇副镇长蓝超群介绍,2019年年底,古朝村实现脱贫243户1460人。今年以来,古朝村建起了家庭水柜,颠簸的石子路变成了水泥路……古朝村的今朝,是满满的幸福和希望。
“以往,爸爸妈妈出去打工,我和哥哥、奶奶留在家里。现在,爸爸妈妈回来了,每天陪着我们,我每天都很开心。”在融水县红水乡良陇村,在父母承包的木耳大棚边玩耍的10岁李晓玲说。
良陇村是融水县最偏远的行政村,开车从融水县城出发,要走3个小时的盘山路。今年年初,良陇村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49人。为完成贫困村摘帽目标,良陇村发展高山食用菌生产基地和生态土鸡养殖产业,同时将未脱贫的45户149人中的符合条件者全部纳入低保,完成养老待遇应发尽发、贫困残疾人“两项补贴”应补尽补,还新增未脱贫户公益性岗位10个,着力防止返贫和致贫。
紧盯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目标任务,广西人社部门努力确保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截至目前,全区符合参保条件的450.39万人已全部参保,其中的96.25万人按月足额领取养老金。广西数字人社经办管理信息系统共录入319万条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信息,建设了14268个村级就业社保服务平台。全区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7.28万个。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举全区之力,击碎坚硬的贫困“顽石”,是广西的承诺,更是各族人民的期待。广西人社部门将紧扣职能职责、全力推进扶贫工作,在八桂大地上绘出一幅幅人社扶贫的壮美画卷。
没有了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