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区人社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加强系统行风建设,持续正行风、树新风,打造优质便捷高效的人社服务,期间涌现出一系列行风建设先进典型。结合当前我区开展的“学标兵、当能手、创一流服务”主题活动,为营造良好氛围,提升为民服务的意识和本领,我们将持续推出“全国人社服务标兵”、全国“岗位练兵明星”、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先进个人、广西“人社知识通”、人社系统清廉典型等先进典型事迹。
下面,请看第五期——
何海梅:牢记初心使命 高效服务为民
在人社系统扎根了二十二年的何海梅,如今是北海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的副主任。不管在那个岗位上,她始终坚守初心使命,践行根本宗旨、恪尽职守、不知疲倦、廉洁自律、淡泊名利,发挥着党员先锋作用。在同事和群众眼中,她是就业服务“快女”,说话快、决策快、走路快、办事快。快,是她的习惯,是她的作风,是她的标志,这样的状态贯穿工作每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说,现在大家都在拼命改进服务,不快,话说不完,路走不完,事做不完。“快”字诠释了她的忠诚、果敢与担当。
她的特点不仅仅是工作时间“长”,更是担当作为下的实绩出得“快”,近年来先后获评2018年“全国人社服务标兵”、“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2017-2019年度优质服务先进个人”、“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
扩大政策效能,就业稳岗有支持
“请问我怎样才能享受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请问申报就业扶贫车间需要哪些材料?”每当遇到群众或同事提问时,何海梅总能快速地给出令大家满意的答案。这些年,她对上级出台的就业创业政策文件了如指掌,运用自如。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大多能做到“秒答”、“秒办”,并在二元制扶贫车间开发、多形态公益性岗位拓展、支持企业用工等方面一次次进行政策创新。同时,她充分利用人社信息系统平台,全面推行企业新增岗位社保确认、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带动就业补贴等“三免”政策落实,目前已使符合政策享受条件的1300多家企业和2200多人实现“零跑腿”。
聚焦重点人群,就业服务结硕果
“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就要善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这是何海梅多年奉行的工作原则之一。近年来,她恪尽职守,竭尽全力,以“领头羊”的角色,亲力亲为、强力带动,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就业扶贫等各项重大任务。
为解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近年来,何海梅同志带领的团队经常组织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的就业专项活动,持续实现“零就业家庭”清零。何海梅在走访就业困难人员中得知,姚普云处于失业状态,其爱人得了肺癌,生活困难。何海梅马上联系了多家单位推荐姚普云上岗,目前,姚普云已经在开发给北海科协的公益性岗位上实现就业,上岗的当天,姚普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连声说感谢。面对疫情的影响,为解决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面临的困境,何海梅和团队开启了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一批、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帮扶一批、协调园区企业吸纳就业一批“三个一批”的攻坚模式,保障约4000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得益于就业扶贫政策的精准实施,在群珠村,丈夫有重度残疾,两个孩子在读的冯春花,在村务协理员的乡村公益性岗位上实现了稳定就业,每月可领1000元的岗位补贴,在她闲暇之余,也会到家附近的扶贫车间打零工,实现了稳定就业和照顾家庭两不误。为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何海梅创建“一户一表”跟踪服务制度,将转移就业帮扶内容悉数纳入脱贫攻坚计划,并跟踪抓落实、反复抓督导。为做好疫情冲击形势下的就业工作,她带领团队采取了“点对点”推荐、“面对面”对接、“心连心”服务等措施,共推进约3000多名返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为脱贫攻坚贡献了她应有的力量。
优化营商环境,企业用工得保障
“在北海市人社部门尽心尽力的帮助下,企业能够及时招到所需员工,经常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参加各类招聘活动的邀请,以及收到所推荐的专项技能人才简历……”信义玻璃公司的招聘专员点赞说。
近年来,北海市五大产业园区面临用工高峰期,重点企业用工缺工高达上万人,为解决企业招工难,全面实施企业用工动态监测、岗位信息全域发布、内外招聘密集开展、校企对接随时进行、社区乡村末梢联动、稳岗留工促就业等多项“硬核”服务和暖心措施,为企业提供不间断的用工服务,缓解企业招工难。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何海梅和同事实施疫情防控和招聘服务双向同行,主动与企业对接、收集用工信息,采取新颖的“直播带岗”、24小时不间断的网络招聘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招聘服务;同时考虑到疫情防控期间劳动者出门不便等因素,她决定化整为零,开展重点企业“点对点”微型招聘会,直接把招聘会搬到家门口。并成立就业服务小分队,组建就业服务“大兵团”,不断扩大招工服务队伍。通过联动发力,高频实施“线连线”、“一对一”对接,实现了“末梢”之间的“点对点”供需直通,带动更多的务工人员到北海来就业,对企业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支持。
来源: 北海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厅行风办
没有了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