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专区 无障碍浏览 注册 登录 更换背景 更换背景 更换背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9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桂人社复字〔2020〕41号)

  • 发布时间:2020-05-18 09:45:00
  •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 字号大小:  】

陈宇航代表:

您在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农村青年返乡创业的建议,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交由我单位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厅及区直相关单位一直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关于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指示精神,创新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有力举措,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吸引农民工等青年群体扎根农村创业,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建设。

一、现有措施及成效

(一)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农村青年返乡创业。近几年来,我区先后出台《关于开展农民工创业就业补贴工作的通知》《国家创业担保贷款广西实施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开展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行动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完善创业孵化基地扶持政策促进大众创业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大农民工创业就业奖补政策落实力度促进返乡创业的通知》《关于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等系列促进农村青年返乡创业政策,为农村青年返乡创业提供资金、技术、培训等政策支持。在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大学生及复转军人等农村青年群体返乡创业,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振兴建设。

(二)拓展农村青年创业融资渠道,缓解创业融资矛盾。一是大力推行国家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根据国家创业担保政策变化调整广西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将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等农村青年纳入国家创业担保贷款对象,降低贷款门槛,取消反担保措施,贷款额度提高到20万元,期限最高为3年,并按规定享受贴息。二是完善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各金融机构开发针对农村青年返乡创业的金融产品,为农村青年创业筹集资金。引导银行业机构不断向农村地区下沉,持续不断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三农金融服务室、普惠金融服务点等村级金融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鼓励返乡创业青年使用第二代农村信用信息系统,提升返乡创业青年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三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为返乡创业项目提供支持。引导区内天使投资与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农村青年返乡创业项目,对获得股权投资基金1000万元(含)以上投资且资金到位的广西农村创业企业,自治区财政按规定给予一次性10万元资金奖励。引导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到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托管,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发行私募可转债,提高直接融资水平。引导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布局县域下沉服务,深入挖掘农村青年返乡创业的投融资需求。

(三)抓好农村青年创业平台建设,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便利。一是建立创业联系交流平台。各地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台,便于返乡创业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有条件的地方利用各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平台和行政村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农民工之家”,探索建立与返乡人员“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联系服务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方式有针对性地为返乡人员留乡创业就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贷款、招聘信息、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二是抓好农产品展销促销平台建设保障农产品销售。2019年通过积极举办和参加大型会展,大力展销促销农产品。第二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期间共组织70余家企业,其中贫困地区共18家茶叶企业前往参展,现场展示茶叶品牌产品共300余种,现场销售104.73万元,签订贸易合同2.0751亿元。组织28个国定贫困县38家企业75种产品参加农业农村部2018年首场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现场交易额超8.7亿元。成功举办第14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广州)交易会、2018年粤桂农业产业合作投资项目推介暨产销对接大会,共有335家企业、3000多个产品品类参展,其中26个国定贫困县93家企业、519个产品,吸引粤港澳专业采购商(专业观众)500多家,签订采购合同近20亿元,现场交易额1659万元。成功举办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4天现场销售62.67万元,意向签约8734.69万元。组织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共有52家重点龙头企业(合作社)和300余种名特优农产品品类参展,现场销售103.364万元,签约金额超6.2亿元。成功举办第15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桂林)交易会,近1000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到会参展,汇聚3000余种名特优新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现场交易额8501.57万元,合同和意向贸易额21.87亿元。三是建设数字广西。建立农村青年创业信息共享平台与正在实施的数字广西建设方向相吻合。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将充分发挥统筹推进全区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工作的职能,从资源整合、数据共建共享以及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支持。

(四)创建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基地,为农村青年返乡创业提供场地。一是创建农民工创业园。先后投入了2.9亿元补助资金和下拨了600公顷用地指标,建设了38个自治区级农民工创业园。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全区38个农民工创业园入驻企业1030家,其中农民工创办企业686家,提供就业岗位53597个,吸纳就业26868人,其中贫困人口3658人。二是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全区认定创业孵化基地328个,为农村创业青年提供办公用房、用水、用电、网络等软硬件设施,保证“拎包入住”。设立“一站式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一次性创业补贴、吸纳就业困难群体一次性补助、带动就业奖补、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 “一门办”、“就近办”,目前,共吸引1.18万家企业和项目入驻孵化,带动就业6.59万人。三是优化土地政策,为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创造机会。开展全区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的作用,鼓励村集体和个人(包括返乡青年)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闲置厂房等资产使用权,通过入股、联管、合作等方式参与全区土地综合整治,分享土地综合整治相应收益,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同时也为农村返乡青年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五)提升农村青年整体素质,提高农村青年返乡创业成功率。一是加大对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培训力度。2019年以来,依托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创业培训机构等,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培训工作。对有创业能力,有培训意愿,符合创业培训的人员实施应培尽培。同时,举办创业师资班,壮大我区创业师资队伍。目前,共有职业培训机构725个,创业培训定点机构270个。2019年共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共33.15万人次,其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250315人,培训后实现就业88043人;创业培训40127人,培训后实现创业1959人。二是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自2015年起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框架下启动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经过4年的实施,广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工作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在农业农村部绩效考评中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十优秀省份。至目前,全区111个县(市、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现了全覆盖,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6470多名,培养现代青年农场主1400多人、农业职业经理人200多人。三是导入国内创业导师、创业服务商、投融资机构等创业服务资源为农村青年创业服务。2019年开展30场服务创业群体能力提升主题活动,导入项目“乙木农科”与河池东兰县签约总投资1.8亿元的中国-东盟(东兰)兰花森林生态产业园项目,出口份额占我区对越兰花出口总额九成以上,带动200余户农民就业增收。疫情期间针对农产品滞销情况,与微信官方合作开通“疫情专区——爱心助农“的小程序入口,扶农产品主打由“驻村第一书记”代言,实现产地直供、新鲜直达、地标特色,协助上林市160万斤滞销沃柑打开销路。四是举办农民工创业大赛。2019年,举办首届广西农民工创业大赛,并通过赛前集中辅导,全区14个市共100个农民工创办的参赛主体参加大赛,经过两个月的比拼,遴选出20个优秀农民工创业项目入围决赛。最终《互联网+扶贫红薯创新深加工》项目夺得首届广西农民工创业大赛成长组一等奖,获得奖金10万元;《全生态野生天然植物规模养兔》项目夺得大赛初创组一等奖,获得奖金5万元。赛后资源对接会等形式,以赛代训,以赛助创,取得良好成效,促进了农村青年创业。

二、下步工作打算

立足于现有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农村青年返乡创业相关政策,落实农村青年各项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加大农村青年创业培训力度,推动农民工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建设,发挥促进农村青年返乡创业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大学生以及复转军人等农村青年群体返乡创业,积极投入到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感谢您对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2020年5月16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