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专区 无障碍浏览 注册 登录 更换背景 更换背景 更换背景

广西作为劳务输出大省,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给农民工转移就业带来哪些冲击,我区如何应对?

  • 发布时间:2016-12-23 10:21:00
  • 来源:
【 字号大小:  】

    广西作为劳务输出大省,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给农民工转移就业带来哪些冲击,我区如何应对?

 

    

目前,我区农民工总量1225万人,在区外农民工632万人,其中在广东人数563万人,农民工人数较多,是外出务工人数也较多的省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下降,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有些过剩的行业要收缩沿海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和采取“机器人替代”项目,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对农民工就业规模、行业分布、工资收入、技能提升、社会保险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东部结构调整机器人换人,是挑战也是机遇,农民工返乡带来就业压力,同时大量产业工人回流,也为广西工业化发展提供优质的劳动力支撑。为应对农民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我们统筹抓好以下服务工作:

    一是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创新和加强农民工工作的若干意见》,把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作为我区应对农民工就业压力,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创新工作来抓。从2015年开始到2017年,自治区本级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农民工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农民工技能大赛等,从2015年、2016年项目实施情况看,我区扶持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都取了较好成绩。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为抓手做好公共就业服务。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59.95万人次。

    三是搭建平台提升农民工就业技能。扶持培训载体建设提升培训能力,举办农民工技能大赛,以赛促训。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区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131026人;参加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的在岗农民工5268人。

    四是扩大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覆盖面。结合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将更多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的“安全网”,有效保障农民工的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权益。

    五是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推进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等,有效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近期,国家出台《关于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对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问题提出了要求,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我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三权”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

    六是优化服务,为区外农民工保驾护航。广西人社厅驻浙江办事处,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及7个工作站不断深化服务意识,形成培训、服务、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有效开展“收集信息-宣传发动-引导培训-组织输出-跟踪维权-引才致富”全方位就业帮扶服务,搭用工信息的“彩虹桥”、建广西劳务输出的“致富桥”、架维护农民工权益的“连心桥”,成为全区600多万在粤及各地农民工“引路人”和“守护神”。截至11月30日,我区驻外劳务机构为全区各地发回招聘用工信息1,306条,提供就业岗位9.25万个。与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联系业务协调关系共计516次,接待来人来电咨询劳动就业政策法规3,447人次,下企业收集、核实用工信息279次;深入驻地用工企业看望广西籍农民工2,385人。

    七是做好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维护工作。加大农民工追讨欠薪工作力度,截至2016年9月底,全区共追讨农民工工资14.43亿元。开展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专项检查,截至2016年第3季度,全区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65.31万人。完善了农民工仲裁快审快结机制,帮助农民工实现仲裁救济权利。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全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共立案处理农民工劳动争议7096件,涉及农民工7830人。(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民工工作处处长陈文安)

相关附件: